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4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19-10-15 09:4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谭彦红等13位代表:

你们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建议”,自治区人大高度重视本建议办理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周成方领办,由自治区司法厅主办,经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认识、下大力气、落实措施、做足功夫,全力推进农村法治宣传工作稳步发展。

(一)夯实支撑点,构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我区坚持把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2019年,自治区司法厅协调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以项目推动的方式,支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示范建设,在36个村建设省级领导干部示范点,推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将法治宣传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职能部门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大普法格局,有效激发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动能,使法治宣传教育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我区在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时明确将农村法治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内容和任务。为了确保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自治区司法厅与法治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广西电视台、电台,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今日头条广西频道和广西新闻网合作,在广西电视台推出《法治最前线》《大家说法》《调解进行时》栏目,在广西日报开设《普法》专版,在人民网等新媒体开设《广西普法》视窗等新品牌。2018年各媒体普法专栏发稿量达945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基层宣传法律、普及法律。各地各部门也积极与当地的主流媒体合作,打造媒体普法宣传阵地,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在全区农村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二)把握关键点,确立农村法治宣传工作范围

把握工作对象、确定工作内容、明确工作任务是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深入发展的前提。“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广西立足区情,统筹脱贫攻坚工作,着眼农村安全稳定长远利益,科学把握农村法治宣传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我区以农村居民作为法治宣传主要对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宪法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普及作为农村法治宣传主要内容,以法治宣传引导农村公开村务法务,制定村规民约,农民群众妥善调处民事纠纷为农村法治宣传的主要任务,使法治宣传工作成为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重要渠道。2018年以来,自治区、市、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到社区和乡村开展宪法宣传活动3000多场次,为社区居民、乡村群众开展宪法讲座8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13万多份。针对农村开展的“贯彻十九大,共促中国梦”“戏曲进乡村”“文化下乡”惠民演出12000多场,其中:“戏曲进乡村”“文化下乡”活动演出10984场,观众总人数446万人次,地方经费累计投入749万元,共有1177个戏剧院团参加活动,演出惠及917个乡镇,覆盖率73%,惠及6318个行政村,覆盖率52%。

(三)找准切入点,探索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新途径

掌握农村法治宣传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步骤,选准工作切入点,形成对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指向,是深入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保障。结合实际,我区从基础人才培养、宣传阵地创建、法治文化引领等三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我区农村法治宣传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巩固农村地区法治宣传基础人才培养。全区共有507家基层法律服务机构、2228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112364人,其中村(社区)96584人,乡镇(街道)11446人,企事业和其他调解组织4334人,实现一村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一乡镇一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全区共组织2929名律师、156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1619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依托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大力开展以 “法律惠民”、“送法下乡”、“关爱农民工,送法下基层”、“送法进工地”、法治电影村村通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农民、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让农民群众在每一起法律服务、法律咨询中增强法治信仰,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做学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二是以阵地创建承载农村法治宣传开展,大力创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村法治宣传基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9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各地采取措施,抓好村级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图书室、法治文化墙、“法律明白人”、法治文化阵地等法治乡村建设的内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崇左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及所辖13个市(县)单位所建成的民族、边关法治宣传阵地,推出的“宪法宣传进农村”“宪法进边关”“中越同携手,法治筑和谐”等边疆普法宣传活动,为深入开展边境地区的农村法治宣传提供了实体依托。

三是针对广西特有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在农村法治宣传中坚持把法治文化引领作为突破口。利用农村民俗节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每年“壮族三月三”、三八国际妇女节、国庆节等民俗和节庆假日,组织开展法治主题文艺演出“进乡村”活动。利用传统山歌、文化剧实现亲民普法,将宪法法律知识融入山歌、采茶剧、牛娘戏及粤剧等特有的广西民间传统文化表演形式中,编排出《宪法山歌》《宪法问答歌》《山歌方阵对唱》《山歌唱宪法》以及粤曲《修宪治国谱和谐》等节目,通过法治文化传播传承引领农民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积极营造农村地区浓厚的社会法治氛围。

(四)用好发力点,提高农村法治宣传工作实效。

坚持把工作实效作为衡量农村法治宣传水平的标准,努力从人员合作、技术创新、技能培训三个方面着力,提高我区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人员合作。自治区司法厅与广西法学会联合聘请一批省级“宪法宣讲团”成员,与广西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广西律师协会等单位,共同组建14个市的普法青年志愿者小队,大力开展进村入户式的宪法及法律知识宣传。

二是运用技术创新。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通过使用微信小程序、小游戏、H5、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创新普法载体,为农民群众提供针对性内容推送,提升普法的趣味性和精准性。

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全区市、县(市)分别设立法治宣传基地,培训人员,整合资源,将村委干部、普法骨干、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骨干力量充实到农村一线普法宣传队伍中,建立县、乡、村、屯四级法治宣传网络,形成以普促调、以调助普的工作格局。据统计,2018年,全区共接待答复涉及农民、农民工的法律咨询5.17万人次,办理农村贫困户、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86万件,涉及金额1.3亿元。2018年,全区共调解民间纠纷277840件,调解成功270841件,成功率97.5%;涉及金额18.08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你们所提建议分析了当前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查摸底,因村施教;突出重点,因人施教;选准内容,因法施教;突出结合,增强实效”等具体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我们推进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你们的意见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统筹谋划,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足我区实际,构建农村法治宣传整体工作新格局。继续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结合机构改革重新梳理各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并细化各工作任务、措施及要求,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评价机制,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广西法治建设专项绩效考评指标,加大落实力度和效果。

(二)注重基础工作,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普法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人员,强化经费保障,改善技术设施,不断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切实加大对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普法宣传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法律宣传人才培养等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不断扩大普法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新生力量加入普法行列。健全充实各级“七五”普法讲师团,加强对讲师团队伍的服务和指导,开展普法工作培训和骨干实训,不断提升普法工作者履职本领和专业水平。加快落实我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办法,完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有师资、定课时,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注重示范引领,在推动基层依法治理上下功夫。

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打造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按照司法部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规划,加快在农村培养普法骨干,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确保到2021年实现“两个80%”建设总目标,即:80%的村(社区)创建为法治宣传阵地,80%的村(社区)都有1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以“两委”班子和村治保、调解人员、村治安中心户长等基层干部为重点,培养成“法治教育辅导员”“法治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起到“领头雁”作用。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人民调解委员会,一乡镇一法律援助工作站等优势,依托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农民、农民工普及法律法规常识、提供法律咨询,让农民群众不断增强法治信仰,提高法律素质。

(四)注重需求导向,在丰富宣传教育形式上下功夫。

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好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等的共通性,增强宪法精神、法治元素与地方文化要素的“黏度”,既因地制宜又与时俱进,使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红色根基更牢、民族味更浓、适用性更佳。开展“法治三月三”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山歌普法、民族普法、法治文艺汇演等平台,以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电影下乡、法治图书阅读、法治题材征文、村规民约、法治家训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更多地分享法治文化发展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广西普法云平台建设,整合各级普法网站和新媒体普法资源,打通普法宣传前端与12348法律服务后台联系,推出学法用法移动端,打造“指尖普法”新模式。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普法微信塔群,营建从普法骨干向各行业和广大受众辐射的普法生态圈,推进线上普法。加大微信小程序、小游戏、H5、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普法产品开发,探索个性化普法服务,面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内容推送,提升普法的趣味性和精准性。联合主流媒体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门户网站及新媒体等传播优势,开办法治宣传专栏、专刊、专版,培育自治区、市、县普法品牌栏目,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的权威性、专业性。 真诚欢迎你们继续为广西法治宣传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