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微风不燥。屋角那棵龙眼树长满了嫩叶,层层叠叠、翠绿欲滴。阳光一点点从浓密的树叶间洒下来,树下空无一人,只有阿婆曾经坐过的那张小木凳,孤零零地待在暖风中。
阿婆走了快一年了,龙眼树下再也寻不到她那佝偻着背的瘦小身影了。唯有那一地清凉,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满树开花结果的故事。
阿婆是广西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院长陈家祯的母亲。我们都亲切地叫她“阿婆”。陈院长说,龙眼又名桂圆,有着团结和谐、平安好运、吉祥美好的寓意。他的故乡玉林盛产桂圆。1998年,阿婆离开家乡来到桂林跟随儿子生活,就把一棵龙眼树苗从老家移了过来,种在所部生活区。二十多年来,阿婆用心操持家务,做儿子的坚实后方。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龙眼树苗努力地成长,开枝散叶、结果。
阿婆勤劳能干、善良朴实,和很多警察职工的父母一样,默默地坚守后方,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她的好,我们都记得。
春节前的一天,走村串户收鸭毛的女人又来了。她像以往一样,把生锈的自行车斜靠着龙眼树,环视了一会,就朝着阿婆住过的屋子叫了几声:“陈奶奶,陈奶奶”。见无人应答,她在树下独自坐了良久,失望而去,始终没有谁告诉她人世间已经没有了阿婆。
曾经,就是在这棵龙眼树下,女人走累了,阿婆给她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女人边吃边和阿婆闲聊,不时还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她俩本是陌路相逢,又有着严重的语言障碍,根本无法顺畅交流。一个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一个是玉林本土方言,你一句我一句,谁也听不懂谁。但是我听懂了一句,女人直夸阿婆是善良的好人。
早些年,阿婆在龙眼树旁的闲置土地上开出了几畦菜地,种上了白菜、豌豆、南瓜、萝卜、韭菜等。我常常见她在树下忙碌,把整理好的小菜扎成小把,送给左邻右舍。每年端午节前后,我的门上都会挂有鲜嫩的南瓜苗和散发着清香的糯玉米。龙眼成熟后,她会摘果给我们送来。刚下树的龙眼特别鲜甜,甘甜滋润人心,饱满的果肉晶莹剔透,圆圆的像小灯笼。阿婆乐呵呵地给我们分享她的劳动果实,每一颗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愁,还有守护家园的欢乐。
春天来了,又是盆栽植物换泥季。以往都是阿婆帮我操持,她在龙眼树下把枯叶、碎土和自己烧制的草木灰混合成最好的花泥,还细心地把泥里的草籽一颗颗挑干净,用小塑料桶装好给我。每一次她都不忘叮嘱我:“够不够?不够我再帮你挖。”盆里换上新泥后,植物长势迅猛。
而如今,那些盆栽植物严重营养不良,开始变黄变瘦。龙眼树依旧绿意盎然,我却再也找不出阿婆拌好的那种花泥。
与龙眼树一起扮靓场所春天的还有满园桃花,就在阿婆曾经辛勤耕耘的土地上。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阿婆在龙眼树下晒太阳,我向她讨要了几棵葱花,她很认真地仰头问我:“你说什么?种花?我那片菜地要种花啦?”“不是种花,是要葱花。”“种花?种花好啊,花开了漂亮!”当时阿婆已85岁高龄,有点耳背,我费了好大劲,她才明白我要的是葱花。
那一刻,我从她写满期待的眼里,读懂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如今,生活区近七亩的闲置土地已全部平整规划,菜地改建成花圃,种上了马尼拉草和桃树,花砖铺建的几条弯弯小路给花园平添了几分雅致与浪漫。防腐木搭建的凉亭与龙眼树南北相望,200多株碧桃次第开放、浓淡相宜。每一阵风过,龙眼树便摇晃着高枝,与笑开的桃花挥手致意。
桃花片片飞满墙,点点落红写春意。场所的春天,绚丽多彩。阿婆一直与龙眼树相伴相守、不离不弃,共同见证了场所的变迁,她早已把希望种在了心里。
去年阿婆走的时候,正是龙眼挂果季。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我们都非常难过。阿婆最终如愿回到了故乡,安葬在了种满龙眼树的山坡上。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转眼又是龙眼树开花的时节,想起阿婆,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仿佛又看见她在树下忙碌的身影……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