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滥用物质种类发生结构性变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蔓延,滥用人数呈现增长趋势,青少年群体问题尤为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此,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依托92名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队伍,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深入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活动,通过禁毒讲座、法治游园会、禁毒知识竞赛、仿真毒品展示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知识翻山越岭 温暖抵达童心
桂林市灵川县大境民族学校位于大山深处、有300余名学生。为了给孩子们送去“普法大礼包”,广西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顶着骄阳,穿过崎岖山路,用专业和耐心,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禁毒知识课,在夏日校园里掀起守护未成年人的法治清泉。
课堂上,警察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将禁毒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揭露“跳跳糖”、“聪明药”等诱人外衣下新型毒品的真相。活动还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小朋友们化身“小警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仿真毒品”,深刻认识滥用药物带来的严重危害,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为更好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课后,警察还专门组织17名留守儿童召开座谈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心理帮扶和慰问支持。收到崭新乒乓球拍的小琪(化名)开心地说:“我爸爸打乒乓球很厉害,我要好好练球,等过年爸爸妈妈回来,让他们看看我的进步。”
云端跨越边境法治浸润心田
在地处中越边境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一场面向全镇22所小学4000余名师生的网络普法课堂开讲。广西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以“青春不‘药’误”为主题,通过PPT演示、案例分析、模型展示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药物滥用的概念及危害等知识,教育引导同学们严格遵照医嘱安全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麻精药品。
活动还播放了由六所警察倾情演绎的情景短剧《警惕身边的毒品陷阱》。小黄警官客串“法治辅导员”,及时现身制止“不良商家”的诱骗行为,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云端课堂’让优质法治资源跨越山水阻隔直达边境学校,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普法目标。”防城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专业矫治守护 关爱点亮希望
“我知道不对,可就想用对抗证明自己。”在桂林市某中学礼堂《青春不“毒”行,人生不偏航》讲座现场,面对广西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的提问,学生小力(化名)这样回答。
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情况各异,脱离常规教育环境的他们,更易受到毒品侵害。警察邀请小力上台,点击鼠标触碰屏幕上的积木。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块小积木的倒下引发了连锁反应。看着小力若有所思的样子,警察语重心长:“一个小小的错误若不及时停止,可能引发无法预估的严重后果。”随着再次点击鼠标,一只虚拟的手接住了倒下的积木,“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在还能控制时,要及时改变。”一堂课或许只能引发思考,行为的矫治需要时间,法治的理念更需融入日常教育,沁润心田。
活动中,四所与该校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挂牌成立“法治教育拓展基地”,共同探索“戒毒矫治+特殊教育”的矫治模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专业优势,帮助这些孩子重塑认知行为,拥抱健康未来。
今年以来,全系统以“进校园”带动“七进”宣传,共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230场次,受众15万余人。下一步,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和相关部门合作,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宣传体系,推广禁毒新思路、新成果,为全民禁毒注入强大动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