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教育矫治工作效能,广西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念好严、学、实、情、宣“五字诀”,不断提升教育矫治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服务化、特色化水平。
以“严”筑基,规范管理增效能
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严格落实考评制度,采用视频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戒毒人员康复训练等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整改。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月评比和季度考核,进一步锤炼警察教师的职业素养,提振队伍精气神,提升教育矫治工作质效。
以“学”增智,凝心铸魂强担当
定期召开教育矫治工作学习会,建立健全“学用结合”机制,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为教育矫治工作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提升工作效率。
以“实”为本,创新形式提实效
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职业技能培训、文艺汇演等活动,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满足戒毒人员多样化需求。结合戒毒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和相关单位、院校的合作,共同探索戒毒康复新模式,提升戒毒康复理论研究水平。四所和桂林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开展交流活动,就康复训练课程设计、专业人员培训、康复训练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运动康复在戒毒领域的新运用、新实践,共同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情”暖心,精准服务助回归
秉持“矫治有法度,帮扶有温度”的理念,构建家庭、个体、社会“三位一体”帮扶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多方帮扶、危机干预、就业推荐、心理辅导等联动措施,帮助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联合民盟、地方禁毒部门开展“无毒家庭”创建行动,对60个重点家庭实施精准帮扶,修复家庭关系;针对特殊困难家庭,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方案,为8名涉毒家庭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干预;依托7家爱心企业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开设螺蛳粉烹饪、家居保洁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戒毒人员掌握一技之长。
曾因家庭变故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年杨某,在四所警察及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案例警示、心理疏导和亲子和解,重塑认知与信心,经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后顺利就业。腿部残疾的“三无”解戒人员赵某,在四所协同社区成立的专项小组的帮助下,应聘上保安岗位,经岗前培训与心理调适后成功上岗,实现自立。
以“宣”筑防,筑牢禁毒防护墙
聚焦源头预防,坚持“广覆盖、深渗透、强联动”原则,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宣传矩阵。在校园普法方面,选派业务骨干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桂林市平山小学、凯风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法护青春路,成长不‘毒’行”主题讲座,教育引导同学们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覆盖师生超万人次。在社会宣传方面,整合资源在桂林市象山景区设置流动禁毒宣传站,联合社区打造3处禁毒文化长廊;创新编排禁毒主题三句半和彩调剧目,推动禁毒宣传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利用春节、广西三月三等节庆节点开展特色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办晚会、写春联、送礼品、尝美食等方式,宣传禁毒知识、传播法治理念。
从校园“禁毒小卫士”勋章,到老人手中的防复吸联系卡,从解戒人员送来“重生十年”锦旗,到收到失足少年回归家庭的喜报,四所“五维工作法”的实践成果,生动诠释了源头预防的教育效能,彰显了禁毒宣教在预防毒品危害、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关键作用。下一步,四所将继续深耕教育戒治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教育戒治工作提质增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