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枫桥经验”在八桂 | “拔哥信访工作室”巧解“千千结”

2023-11-23 18:00     来源:南天一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三大领袖之一

1921年

韦拔群在东兰领导农民闹革命

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拔哥”

近年来,东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和传承韦拔群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首创“拔哥信访工作室”,践行平等对待、互谅互让、共同包容的“处事”理念,推行“四日工作法”(一日在乡镇,县级部门来接访;一日在村里,乡镇领导来回访;一日在屯里,兄弟队伍来调解;一日在户里,网格队员来巡访),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助推社会和谐稳定。

武篆镇东里村是“拔哥”的故里。近年来,村民自购的轿车越来越多,游客也日渐增多,但是村里缺少公共停车场,出现停车难问题。

村里决定兴建一个停车场。然而,召开动员会时,有几个农户因土地出让问题产生矛盾,事情闹到镇政府。“拔哥信访工作室”的调解员接到调解任务后,启动“四日工作法”,深入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后,调解员把大家召集到“拔哥信访工作室”协商、调解。经过耐心说服教育,村民陈远山决定无偿让出自家菜园,另外几个村民纷纷效仿,也让出自家部分菜地,用于修建公共停车场。

“这是我们大家的公益事业,需要众人齐心协力。人不能总打自己的小算盘,要像‘拔哥’一样有奉献精神。”公共停车场竣工当天,陈远山在现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东兰县扎实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从早从小”,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成立“拔哥信访工作室”,由各乡镇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担任负责人,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任法律顾问,综治办工作人员、调解能手、法律服务工作者任调解员,再融合“四日工作法”,高效率地调解群众矛盾纠纷,有效推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信访人黄某霞反映,其丈夫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要求认定为工伤。人社部门对照有关政策,认定其诉求不合理,不予以支持。信访人意见很大,多次越级上访。

“拔哥信访工作室”的调解员主动约访信访人,考虑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提出帮助信访人解决一部分经济困难和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其大女儿的就业问题的建议。调解员的做法感化了信访人,她主动放弃了不合理诉求,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

“拔哥信访工作室”融合“四日工作法”,注重突出三个环节,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把农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土地承包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低保政策落实等民生问题,列为优先解决的问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理。严格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确保在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事前充分调查研究、事中严格操作程序、事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群众参与解决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力争在解决信访问题时,达到合理、合法、合情。

“拔哥信访工作室”办事讲究效率,努力做到信访问题早发现、早化解、不积访,瞄准存量下降、增速下降、增量下降等目标,限期解决并公示处置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逐案分析梳理、找出问题症结,综合施策、妥善化解,千方百计帮助信访群众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信访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减少群众上访成本,“拔哥信访工作室”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老百姓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事当家事,变群众被动上访为主动约访,及时解决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

东兰县是少数民族地区

境内聚居着壮、汉、瑶等11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6%

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

“拔哥信访工作室”定期组织调解员

下村屯了解村情民意

真情化解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助力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齐心守护家园



·

“拔哥信访工作室”融合“四日工作法”,创新开展工作,推动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促使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助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

2022年以来,全县妥善解决102件民生难题;化解信访积案31件,化解率为100%;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事项62起、“三大纠纷”368起;无现行命案发生,社会持续平安稳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