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厅工作要闻

疫情在前 责任在肩

广西各级社区矫正机构控疫情保稳定两手抓两手硬

2020-02-28 11:1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司法厅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迅速组织指导全区社区矫正机构依法科学精准施策、创新教育矫正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全力确保控疫情保稳定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全区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持续实现“零感染、零疑似病例、零安全事故”目标。

一、依法科学精准施策

(一)实行“远程入矫”和“移动解矫”。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将社区矫正入矫方式调整为入矫前疫情情况核查+微信视频入矫,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如梧州市龙圩区司法局积极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社区居委会密切联系,以多方视频通话方式组织对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远程宣告,并严明纪律要求。针对疫情期间到期解矫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采取措施履行法定程序。如崇左市司法局组织所辖县(区)建立“移动矫正室”,主动深入到村(社区)对到期解矫的社区矫正对象解除社区矫正,依法维护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手续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到期解矫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二)加强定位监管。各地社区矫正机构按照上级要求立即暂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报到、集中学习、集中社区服务、集中宣告等活动,杜绝社区服刑人员出现规模性聚集。以社区矫正中心为平台,强化手机、定位手环等电子定位监管,结合视频通话、微信、钉钉等互联网应用,切实防止“人机分离”,同时加大抽查次数频率和历史轨迹分析力度,及时处置社区矫正对象越界警报信息,切实筑牢“电子围栏”。

 

二、创新教育矫正方式

(一)加强疫情信息推送。自治区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通过一体化平台、移动App“在矫通”等新媒体平台,向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对象推送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播报及防控知识,引导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配合和支持当地防疫工作。

移动App“在矫通”界面

(二)开展线上教育矫正。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教育,疫情期间持续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如崇左市龙州县司法局创新开设“贝侬”法治课堂,通过微信建群、视频通话、在线教育等方式,充分考虑社区矫正对象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上的差异,采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本地壮话、白话进行授课,方便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理解,强化法治意识。

开展社区矫正线上教育

 

三、加强引导助力抗“疫”

(一)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辅导。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各地社区矫正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如北海市司法局联合北海市心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迅速制作出《北海市社区矫正对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手册》,传递心理自助与疏导知识,同时开通远程在线心理服务热线,采取电话连线“一对一”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构筑“心灵加油站”,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缓解焦虑、减少心理负担。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开展电话心理咨询辅导

 

(二)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感恩回馈社会。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加强感恩教育,积极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用实际行动感恩回馈社会。全区各地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捐赠钱款物资、积极参与排查值守、义务宣传劝导等方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据不完全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累计捐款约149万元,捐献医疗口罩87815个、防护服250套,捐赠消毒水、体温计、蔬菜、水果、方便面等物资折合人民币近491万元。

社区矫正对象捐款单据

 

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